各位熟悉的,即将熟悉的,热爱学习的伙伴们,晚上好。
感谢大家今晚抽出宝贵的时间,相聚于此,分享我在百习而见的那些事。
今天的分享分为四个部分:
一、自我介绍
二、学习掉过的坑
三、迷茫中的希望
四、结束语
一、自我介绍
我就是顶着男人头,头像假装18岁,实际狂奔35岁,家有2娃的职场宝妈一枚,大家可以称呼我Abby。
活了这么大把年龄,我从一枚初出茅庐的小白,混迹医药、建筑、生产制造业和物业,从生产制造业的人资副经理到某知名物业的HRBP,原以为今生HR的道路走到黑。
谁知今年,总经理H安排我转岗做运营,全力配合组织改革,助力城市对接人的工作开展。
深陷职业瓶颈的我,倍感迷茫+焦虑 。
在钟老师的建议下、瓮老师的审核下,今年3月底,我从百习而见的H2踏上了H3的末班车。
二、学习掉过的坑
话说在HR也有这么长的光景,加入百习而见前,我眼中的人力资源是这样的:
(1)Hi,15日要发工资出去,考勤你给算算,别出岔子,绩效分值赶紧核算出来,工资要发放到位;
(2)张三和李四因为王二麻子的事情,吵起来了,你去劝劝,实在不行,让他们走人,公司不赔偿;
(3) 我们部门业绩不行,是因为人资部招人不给力啊,人资部,你们好歹给我招人进来啊;
(4)我忙飞了,人资部你还搞什么培训,等我有空再说,新人怎么这么不给力,是不是没培训。
......
为了改变(1)(2)(3)(4)......
我的房间少了一个床头柜,多出了一个网购的书柜,书柜摆满了HR的书。
然并卵,要么买了还没看,要么看了不适用。
各种学习APP,千聊啊,荔枝啊,墨菲啊,人资学堂啊,各种囤课。
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年龄在涨,体重在涨,工作年限在涨,房价在涨,二娃的学费在涨。能力却没有涨!!!
在焦虑、危机感中无力改变现状。
三、迷茫中的希望
1.偶遇百习而见
去年6月份,偶然一次微信刷屏,看见瓮老师朋友圈信息。
才知道有百习而见,
才知道百习而见还有辅导班,
才知道原来百习而见不同其它培训机构。
它是以交付结果为导向,基于底层逻辑,学习专业技能,配备线上下辅导,公开辅导实践的教学模式。
这种立体化、重实践的教学模式,让我在迷途中找到了希望。
作为一名囤课族,血的教训:我不需要你告诉我老师有多牛逼,课程有多牛逼。
我需要有人告诉我,我怎么能更牛逼,怎么能够早点“横着走”,哪里是弯路,哪里是直线,我怎么能够走直线。
我的直觉告诉我,百习而见可以让我走直线。
于是,第一时间,我和蒋老师确认教学模式后,就立即申请报名了,兴奋的准备开“学”的时候。
然后,然后蒋老师告诉我要“审核”,花钱学习居然要“审核”,多么“傲娇”的机构。
打开审核表,我一脸懵逼的看着这些文字,似懂非懂,吭哧吭哧的花了1天的时间勉强填好。
终于盼到“审核”,与其说是审核,不如说是一次对自己的全盘分析。
这也是工作这么久,首次全盘分析。通过分析我终于更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什么囤书囤课,依然原地踏步。
上图就是“傲娇”的百见的审核,通过这次审核,恍若打开了思维的大门。
感性思维/理性思维?
正向思维/逆向思维?
发散思维/严谨思维?
保守思维/创新思维?
关注文字/关注数字?
关注过程/关注结果?
我从未想过思维还有如此多分类,仔细一想,在日常工作中,确确实实就是思维转化为行为,行为产生结果。
一轮审核下来,自我认知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技能差异更数字化。
我知道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的差异是什么,我要付出什么行动达成目标。
也开始理解了为什么需要“傲娇”的审核。
终于,去年6月23日,我开启了H2的学习生涯。
2.加入百习而见后的变化
如各位伙伴熟知的,百习而见的学习,是先击破底层逻辑而后专业技能。
关于底层逻辑,前期有很多优秀学员的细致分享,我就不献丑了。
和大家分享我前后的一些改变:
改变一:思维模式的改变
加入百习而见前,我接到工作指令,立马开干,尤其在总经理H交代这项工作紧急的时候。
比如一次,H说抓紧时间招聘专业经理,现在岗位缺口大,很急。
当应聘者确定录用的时候,H问我,准备安排到哪个项目,是否能和合伙人匹配,谁带训,定薪多少,对方能否接受这个项目,什么时候可以入职等等等问题。
我内心是崩溃的,我当时只停留在人员招聘,忽略了很多后续的前置思考。
后来,H交代我召开一次线条季度满意度专项会议。
我按照以终为始的思维,先分析:
1)为什么要召开这个线条季度满意度专项会议?
2)开这个会议,是想达到什么效果?解决什么问题?
3)这个会议是不是例行会议?
4)这个会议需要哪些人参加?哪些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5)满意度是否有数据,我要分析哪个时段的,哪些项目的数据,满意度对标哪些标准,找出差异。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于如何召开本次会议,我心里清晰了很多,做了以下安排:
1)确定会议时间,预定会议室
会议时间:参会人涉及到总经理H、线条城市对接人,尤其是H的会议排期满,第一时间和H运营确定排期,并将排期的前1天设定为工作deadline。
预定会议室:公司会议室少,会议多的情形下,只能抢占,确定会议时间后,我第一时间在公司平台预定会议室。
同时,我备选了满足会议设备条件的项目会议室。
2)明确会议的目的和类型。
目的:找出1季度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并解决。
类型:会议无论是否例行开展,都要进行例行分析。
基于上面2点:
我先找出对标标准-集团/战区的满意度值。
分析现状:调取后台数据,一季度满意度的原声回放,分析颗粒度当时小纠结,项目?项目网格?最后我逆向思维对比,确定为项目网格而非项目。
建立函数,数透分析模板,便于日后例行分析,节省时间。
按照分析出的问题点,提炼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形成对策。
最终形成汇报PPT,PPT首页陈述分析思路,统一参会人员的基础认知。
最终,本次会议开展过程中,H说,这次满意度分析思路很清晰,也很有深度,比其他线条的分析要深刻。
3)下达会议行动计划
按照有问题就有对策,有要求就要执行的原则,遵循PDCA循环,提炼出问题改善对策和长期对策,邮件下达行动计划并追踪。
如百习而见伙伴的火眼金睛,这么一件小事请,是充分运用时间管理+问题分析与解决等职业素养,按照以终为始,逆向思维分析的结果。
通过思维模式的转变,行为的转变,结果必有不同。
改变二:增强了自信心
以前,遇见问题,我就害怕不能解决,丢了面子,伤了自信心。
自从加入百习而见,各个群的内容除了线上教学,线上辅导,围绕着工作和学习问题交流,学员分享,和最刺激的升职加薪等信息公示。
我由被动的接受群消息,到主动参与百习而见伙伴的交流互动。
这种主动型的交流互动,很好的帮助我理解学习内容,同时建立起和同学们的感情联系。
比如,当时在武汉分社和大家夜谈“人力资源规划”,一些盲点逐渐清晰起来。
我只能说721,真好用,就是这么实在,谁用谁知道。
线下,我开始思考工作中人力资源规划现状。
人力资源规划现状,应从分析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为起点,到梳理公司业务流程,再从业务流程去匹配人力,形成人力资源规划。这一部分是烧脑的H3课程内容,也是每一位HR要发挥价值,需要具备的业务思维,尤其是HRBP。
说到这,我想起一次“赶鸭子上架”。
6月份一次公司月度例会上,会前1小时左右,我提醒线条城市对接人(那时候我已经HRBP转岗做运营)参加月度会议,谁知道他秒回让我代为汇报。
我只觉得头顶一群乌鸦飞过,因为转岗时间不长,对业务处于摸索了解阶段,汇报人力线条我OK,但是业务线条,“臣妾怕做不到”啊。
眼下只有想办法优化。轮到我汇报前,我临时手机看PPT内容,提炼PPT中20%我想重点讲解的内容,本次月会与上次月会的内容联系,尤其是重要政策的解读。
我前后联系起来,从事到人,人事匹配去阐述,业务改革的方向是什么,眼下我们要做什么,覆盖多少项目,需要的一些支持是什么……
终于在会议预置时间内,巴拉巴拉,忐忑的汇报完毕。
汇报完毕后,很欣慰的收到H的认可和鼓励。这也更加增强了我担任业务线条运营管理的自信心。
那一刻,我内心的想法就是:用平日的积累沉淀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随时做好高光时刻的准备。
改变三:懒癌病好转
瓮老师审核H2的时候,就看出我是懒癌患者。
学习掉坑的阶段,我更是经常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没人管我,我也管不住自己。好在百习而见职业素养有自律的学习内容,按照老师的话说,专治懒癌。
我找到了帮助治疗懒癌的良方,这还要感谢孟岩老师,我向她请教如何快速成长,她毫无保留的传授经验,也让我知道如何有效抗争懒癌。
我先是通过公众承诺的方式逼迫自己完成定好的计划,比如我曾经通过朋友圈打卡跑步的方式养成锻炼的习惯。
随后,我陆续参与到H2\H3\学习群的小组管理,组建江西小伙伴的抱团学习群,这些对抗争懒癌,有极好的效果。
在江西小伙伴群里,根据大家的需求,我们于5月30日发起了“共同抗癌”。
在H所在工作群,持续1个月分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每日发布读书笔记。
此外,在该群里,应H的邀约,对工作的案例进行复盘分享。
分享的部分内容不便展示,仅展示部分总结内容。
分享的内容是不是异常熟悉,哈哈。
还在懒癌期间的伙伴,走到台前,多交流,多实践,值得一试,嘿嘿。
改变四:不再焦虑职业的瓶颈
从业以来,每次换工作都是跨行业,但都是HR的岗位。
岁数越大,越觉得HR发展到达瓶颈,锁在一亩三分地,无力改变。
今年组织变革,转岗做业务运营管理,加剧了我的焦虑。
一方面,我要脱离我熟悉的HR系统,没有职业安全感,另一方面,我对业务了解不多,无从下手。
幸得大师兄指引(原话):“话说不懂运营和业务的HR不是好的HR。”
我的焦虑从岗位变化,转移到了基于当下工作需要,我如何能懂运营和业务。
答案是:H3。
我找到蒋老师申报H3,又迎来瓮老师的审核。审核时长整整持续2.5个小时!
实在是因为老师提的问题,我从未想过,尤其是战略的那一系列问题,问的我一脸懵逼,当下思考很久,才勉强答出一二三。
可见,我之前的HR技能,实在算不得技能。
最终紧张的盼来了审核结果。
摸着H3的门槛,踏上了学习的末班车,是集训班开课前2周左右,当时都快封班了。
这趟末班车绝对是我学习生涯最烧脑,最开眼,也是最让我想吐血“放弃”的课程。
为什么想“放弃”?实在是这个开眼的过程太太太太太痛苦了。
有的人可能会问H3是个啥?
H3是能让你系统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从0到1,把自己蜕变成一个具备咨询顾问水平的高阶HR,并且能够真正把落地方案在企业内部推行实施下去。
所以,大家能懂我的痛苦了。
集训前,B组的伙伴晚上讨论预习课程的理解,我完全懵逼,一度失眠焦虑。
后来自我安慰,既然审核都通过了,说明我能行的。
于是,我抱紧了张大大的大腿,积极和B组伙伴互动,集训课程1次听不懂,来第2次,第3次……
如此这般,从一开始懵逼,懵懂,模糊,逐渐清晰。
比如,战略,这是个什么鬼。啊啊啊啊啊,抓狂吐血后,
终于开始懂了,战略就得把自己当“商人”,去分析你的用户是谁?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辨别出YY的伪需求,辨伪存真,(这不就是招聘的人员画像么?),这样有了市场定位,而后是我们的产品定位,我们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老板是什么个性的人,行业的底线是什么等等……
经过4次修改,辅导,终于打通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分析逻辑,如下图(内容保密,做了模糊处理)。
经过昆山两天一夜的“煎熬”线下辅导,梳理出公司的业务流程。
这个痛苦的过程,让我重新理解了老板的思维模式和关注点,一家公司的运营逻辑。
更重要的是重新理解了职业,职业通道。
那么,为什么要限制自己仅在HR的道路发展呢。
天地广阔,学好真功夫,学好底层逻辑,这是打开职业多通道的有效方式。
担任业务运营管理,我按照H3的学习逻辑,探索用户和用户的真需求,分析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梳理业务流程,从人心人性需求欲望盘点人员现状。
从管理的本质管人理事出发,逐步走出职业焦虑的困境。
改变五:对家庭的改变
学习和参与群组管理压力,工作的负荷,我明显感觉力不从心,时间不够用,无法顾及到家里,缩减了对小孩的亲子教育。
我开始运用时间管理的逻辑,分析轻重缓急,运用ECRS梳理日常,决定暂时退出H2的学习和群组管理,江西小伙伴群日常维护,聚焦H3的学习和群组管理。
关于子女教育,和老公商量后,分工协作,定好规则和责任人,我不再需要每日讲睡前故事,保障小孩不能教育缺失,同时对小孩的自我管理设立规则,奖惩。
如:吃饭习惯养成,与女儿共同商量确定吃饭时长为25分钟,每次计时25分钟,连续10次达成,兑换1套运动装,未达成,未来一周不允许吃零食。
最终,女儿成功达成10次。
随后,巩固这个习惯,每达成1次,女儿在白板上化“正”字一笔,看最终能得到多少笔。
这个过程中,女儿获得收益,也得到了自我认可,我不用过多干涉她吃饭的习惯。
如各位宝妈所知,小孩的成长,除了学校,更多的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
集训期间,我回家吃饭洗漱后,回到房间打开电脑学习,是一个常态。
有一次,女儿问我,妈妈,你怎么这么忙。我告诉她:因为妈妈还有很多不懂的,需要学习,不学习妈妈就会变笨。
就像你读幼儿园,老师教你新知识一样,妈妈给你订了杂志,也是希望宝贝越来越聪明。
女儿点头:学习是很好的事情,看电视不好,我去拿我的杂志过来,陪你一起学习,不认识的字,我先圈出来,然后等你忙完,你教我。
育儿先育己,育己先育心。
很欣慰女儿每天保持学习状态,老师反馈她的识字量、词汇量比同龄人要多。
在家庭相处中,仍然会有磕磕碰碰。出现冲突的地方,按照人员盘点的逻辑,从人心人性需求欲望出发,待双方情绪稳定的时候,回归事情本身,问题点出在哪,今后如何处理,让冲突,一笑而过。
四、结束语
集训学习一路走来,踩过坑,尝过甜头。
总结起来,HR转型升级运营管理,打破职场瓶颈,无捷径可走,主抓2点:
1、苦练职业素养。想少走弯路,谨记听话照做不跳步骤,学习的内容按照721法则,531原则,在工作中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不断将职业素养形成职业习惯。
2、从业务视角看问题,而非专业本身。别忘了,专业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业务是企业的重点。从业务出发,解决业务的问题,最终回归业务本身,创造业务价值,从而体现自我价值。
当然,千言万语,学习和成长关键源于自己的内心需求,这个成长的过程离不开瓮妈苦口婆心的,吐血教导和棒喝。
离不开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和百习而见的工作人员。
感谢静慧姐经常晚上还在指导我职业素养的逻辑,分析学习的盲点;
感谢敏姐对我专业技能孜孜不倦的教诲,纠偏;
感谢大师兄在我迷茫时候的指引,职场谋略的出谋划策。
还有总是不断鼓励我的孟岩老师和其她百习而见的伙伴。
很庆幸加入百习而见,学有所得的同时,还能认识张大大,花花,小鱼,琴琴,轩轩,琳琳,珊珊,敏敏,还有可爱的江西小伙伴们等等,这么多热爱学习奋进的伙伴们,鼓励我,支持我。
最后与大家共勉,听话照做,立足业务,勤练职业素养。保持耐心,不能付出期望即刻得到回报,相信积累的力量,放手努力,最后时间会馈赠我们令人惊讶的结果。
祝愿百习而见伙伴能早日实现目标。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看完300+条HR心底的真实呐喊,这届HR太丧了……
让人知道你——让人知道你在招人。 让人了解你——让人了解你公司和岗位。 让人喜欢你——让人对你公司和岗位感兴趣,并入职。 让人爱上你——让人爱上你公司和岗位,不走了。
培训体系“从零到一”的核心关键在于,体系不是一上来就搭个框架大张旗鼓的全面开动凭空打造的,而是踏踏实实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靠做好每个阶段的每个培训项目,一个点一个点的“长”起来的!
恭喜点进来的“你” 已经有意识的要“学习”了!
职场上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关键是如何哭,才有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向你的老板合理有效的申请加薪。
用人部门疯狂的提招聘数量,真的需要这么多人吗,怎么化解?部门负责人提供了一堆岗位需求,经验要求,学历要求,从业背景要求,各种要求,但是这样完美的人哪有?每个部门都在喊缺人,接到N个招聘需求,都很着急,到底有没有那么急?
薪酬其实就是心理学,所有薪酬的工具模型,方式方法,都是透过一种前人研究和总结的曾经在某些情况下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最后被归纳起来而形成的。
警告:本文很扎心,心理素质差的HR请勿往下看
各位HR宝宝们: 以下的坑,你有没有踩过! 候选人面试的时候,口若悬河,思维敏捷,试用期却“高开低走”...... 候选人在面试中给人感觉一般,结果入职后,却像股票一样“低开高走”...... 候选人在面试的时候,表现出对公司和岗位很认可,但是进来不到一周就离职了...... HR宝宝们扎心了......
人心,人性,需求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