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习 积分排行
大厅
返回 精选文章
全部 职业规划 职业素养 法律系列 团队管理 战略运营 职场成长 招聘配置 薪酬福利 绩效管理 培训开发 员工关系 人力规划 学员成长 学员总结 其他

让你少走十年弯路,比别人更胜一筹(一)

作者: 元辰老师(迷茫大叔) 时间: 2020-11-19 10:35
原创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明确做事情的方向。

同样,每一个人的个人职业规划乃至整个人生的规划也是一样的逻辑。


如果方向选错,会出现什么问题?


当下比较流行的35岁职场瓶颈现象:一个人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平台上,离职心里没底,找工作没有竞争力;不离职在现有平台发挥不出能力,体现不了价值;同时,担心公司垮掉或被公司”咔嚓“之后再出去没有任何竞争力,持续的活在患得患失的状态当中。


逐渐产生对职业的焦虑,对平台的焦虑,对个人上升空间的焦虑,最后延伸到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当中,开始四处寻求方法,但解决效果却不理想,最终持续陷入这种恶性循环。

这就是职业规划没有做好,除了影响工作状态,还会影响人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




下面以案例的形式探讨分析是什么促使这种现象的发生:


有些人踏入社会的时间比较长,十年甚至十五年以上的,这个体会相对会比较深刻;有一些伙伴,刚刚踏入职场两三年,感触不是特别深;还有一些伙伴还没有踏入职场,在实习或者刚刚踏入职场半年、一年,这期间也会觉得迷茫,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干什么,该向那个方向去发展;只要自己喜欢,哪个行业都可以干几天,只要当下开心就好,其他的无所谓。


大叔举个自己同学的案例:


这位同学当年是大专毕业,人很聪明;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广东的一个鞋厂做储备干部;后来做了大概两三个月不想做了,就去上海做生意,做生意的前两年倒是赚了点钱,后来由于管理不善,最终没有把钱存下来;再后来结婚之后,期间大叔还和他合伙做过生意,也是赚了点小钱就没做了;再后来他去企业上班,由于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房地产销售,做电话卡销售,做保险代理,做证券经纪人...... 


但是,这位同学不管做什么都有两个通病:


第一:每一份职业坚持的时间很少超过一年; 

第二:每一份职业都是开始的三分钟热度;

开始对每一份工作前期都充满了憧憬,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逐渐懈怠,最后麻木,然后厌倦,觉得很痛苦,然后换工作,总觉得重新换一个工作就能从零开始。


所以,每次都是从零开始,包括中间去考一些证书、本科学位,本来好几门课程都已经修了百分之七八十了,只剩下最后一两门。但这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放弃了。30好几的人直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一个城市做点小生意,维持基本的温饱,境况非常堪忧,朝不保夕,这就是职业规划失败的典型状况。


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有以下四种状态:


640.jpg


第一种,前期崇拜一切,觉得什么都是高大上的,充满了未知好好奇心;

第二种,到了第二个阶段的时候,开始以为自己很厉害,然后目空一切,听不进别人的言语,觉得谁都不在意;

第三种,就是焦虑一切,对什么都害怕,对自己不自信,需要到处去寻求一些自信,总是患得患失;

第四种,就是从容一切,知道自己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不去过分的争。但也不懈怠。


这四种状态分别对应生活和工作中的现象:


640 (1).jpg


四种状态分别就是无知、无畏、无助和无虑:

第一个阶段,崇拜一切的时候,无知。

这种状态是对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完全不懂,比如:别人讲胜任力素质,从事HR的立刻觉得高大上,这个阶段就是一种无知的阶段,什么都不会,又觉得什么都好。这个阶段的通病是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些知识,掌握了很多高逼格的东西,真正做起事来又容易眼高手低。 


第二个阶段,在社会上工作了几年,有一定的经验。 


举个HR的例子:

比如有人做招聘模块和薪酬模块已经五年八年了,而且是大公司出来的,就会很有优越感。特别是一毕业就进大公司的,平台大、有很成熟完善的体系;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很容易就会目空一切,误把平台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优势,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很多专业的东西也只是似懂非懂,只会在自己公司用,只知道自己公司的一种流程与模式。 


当然,在一些很完善的大企业,它的流程是很先进完善。但这类人并不是这类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只是游戏规则的执行者,最多在里面修修补补,小改一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像阿里、腾讯、华为这种大公司出来的,如果在公司创业阶段就进去的,经历了整个公司的每个发展阶段;不要求这类人打造过体系,但是至少参与过、经历过、见证过、体验过之后,才有发言权。


而那些在公司已经相对比较完善时加入的,或者从一个成熟完善的大公司空降过来的,往往会觉得自己很厉害很专业,容易夜郎自大,目空一切;甚至觉得现有企业到处都是问题,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别人讲什么东西总是会挑刺,总觉得别人说的有问题,自己的才是正确的;如果有伙伴已经处在这种状态,此时就要警惕了,可能这些伙伴已经进入了无畏的状态。


举个案例:

曾经的一个同事,70后,据说自七、八年前就已经是一家几百人公司的人事行政经理,后面这几年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正常来讲有10年左右的职业经理人背景,又有七八年的历练,应该很不错;大家都觉得这位同事会很专业,来了之后却发现这个人做什么东西都很死板,比如:认为招聘只能这么干,员工关系只能这么干,绩效只能这么干,且总是在抵制公司。 


通过平时和这名同事的交流发现:

该同事把部门强化的过于严重,思维已经完全固化;认为一些事情必须要这样,应该这样,实际上企业管理根本没有那么多必须、应该,企业管理最终是要解决问题的,只要产生效益就OK了。


现在很多大公司都提倡要打破部门墙,当初大叔所在的HR部门,招聘的人还要负责员工的试用期管理,要跟进做一部分绩效的东西;培训的人,特别是做大学生培养项目的人,从招聘面试到后面的培训管理,员工关系一整套包含大学生的薪酬全部都是一个人负责,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开展,每一个项目都是单个人做全模块;这位同事因此觉得大家做的很不专业,未按照岗位职责来分,事实证明并不是大家不专业,反而这种做法非常有效,许多HR变成了真正的HRBP,为企业带来价值的。 


但是这位同事总觉得这样不专业,觉得每个模块只做自己模块的事就行了;从传统模块划分上出“不该”是员工关系做的事情,她就会推的一干二净,还经常振振有词的跟这个部门主管吵,跟那个部门主管吵,总觉得自己很专业,最搞笑的是有一次处理一个员工,大叔让她到现场做一次调查评估,结果折腾了两天,做了一个评估表,拿来一看这是什么鬼啊,看起来一堆高大上的格式,实际根本就没用;当即把这位同事做的东西丢到一边去,找了另一个负责员工关系的人去调查,并告诉这位负责员工关系的人要达到什么目的,两个小时后就收到一份满意的表单。


什么叫专业?可以解决问题的就叫专业。


很多人以为自己很专业,其实不然,总是觉得别人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不好,其实是自己思维固化;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以为掌握了几个模型,就什么都会都懂;人一旦处于这种状况,就会停滞不前,这就是为什么大叔一再的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空杯心态。当一个人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觉得别的什么东西都不好,只想听到和看到自己认可的东西,这是很可怕的现象。因为在实际工作、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有很多博大精深的东西,并不是都被认可的;所以不要轻易怀疑这些东西,要学会去反思自己。


一般这类人集中在有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某个领域觉得自己做的很不错,产生所谓的优越感。奉劝各位职场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要特别注意的,可以检视一下自己,用几个方向来倒推自己有没有这些表现: 


第一,  认为只有模型工具才是专业;

第二,  看不起一些中小型企业老板的做法;

第三,  认为高大上的东西才是好的;

第四,  做什么事情都会条件反射般的想起流程和管理,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认为是专业。

第五,听见有人讲新的东西,如果认可符合自己的认知,会很开心;如果不符合自己的认知,甚至与自己的认知有一些冲突,就会鄙视别人,内心看不起别人,认为别人的认知不符合流程、制度、规矩等等。


可以自己代入自省,如果自己的思维已经出现上面的三种,那么已经陷入了第二个阶段——思维固化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无助。

当第二个阶段的人突然在某天参加一次培训或者遇到某个高人点拨了一下,或者是一次关键性的事件受到触动,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曾经很夜郎自大、自以为是,发现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甚至会觉得自己之前的七、八年甚至十几年做的都非常不专业,越对比越觉得自己肚子里没货,越对比越害怕越焦虑不安;


开始诚惶诚恐地四处求助,疯狂学习找工作,寻求帮助,恶补知识,狂买书刊,听别人讲什么课程好,马上就报名,乱学一通,慌不择路;学来学去,一两年后突然发现自己还处于这个状态,不够专业,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竞争力,悟性是不是跟不上,潜力是不是不行,能力是不是不行,是不是要被淘汰了...... 


这就是从人生第二个阶段的完全无畏直接跳到另一个阶段,从一个非常自信的极端到非常自卑的极端,并且非常的焦虑; 


这就是第三种状态——无助。


前面的这三种状态都是有问题的,那最后要达到什么状态呢?


第四种状态是经过聚焦,沉下心来,选定好方向,一步步按着自己的规划,不和他人比,只和自己比。制定计划,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调整完之后就会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能做好什么,不能做好什么,不去强求,做好自己该做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是基于个人的特质,有自知之明,当现状处于困境的时候,比较乐观积极上进,对未来充满自信,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当发现自己现状很不错了,达到这些目标,又能够不断的鞭策自己不要掉进安乐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永不懈怠。 

当一个人有自知之明同时在逆境的时候知足常乐,在顺境的时候永不懈怠的去鞭策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就会进退          自如进入最佳的状态。


这个阶段就是整个职业规划里面最需要的一种状态——无虑,整个人生的状态也是类似。


PS:职业规划系列文章共分为14章,本文为第1章


有需要做职业规划的伙伴,可以添加下方二维码领取职业规划表

3名提交表单的伙伴即可获得学习诊断师一对一职业规划诊断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极简开关创意动态二维码.gif

3条评论
0/255
    查看更多评论信息...

    相关推荐

    我再也不想干HR了!知乎高赞回答,看完一大波HR想辞职

    看完300+条HR心底的真实呐喊,这届HR太丧了……

    阅读:6.75万 06-15 11:55
    销售做招聘,画风如何?

    让人知道你——让人知道你在招人。 让人了解你——让人了解你公司和岗位。 让人喜欢你——让人对你公司和岗位感兴趣,并入职。 让人爱上你——让人爱上你公司和岗位,不走了。

    阅读:6.13万 11-19 10:38
    十步教你零基础搭建培训体系(一)

    培训体系“从零到一”的核心关键在于,体系不是一上来就搭个框架大张旗鼓的全面开动凭空打造的,而是踏踏实实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靠做好每个阶段的每个培训项目,一个点一个点的“长”起来的!

    阅读:6.03万 11-19 10:36
    三个月从招聘专员到招聘经理之路

    恭喜点进来的“你” 已经有意识的要“学习”了!

    阅读:5.87万 11-27 16:50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职场上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关键是如何哭,才有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向你的老板合理有效的申请加薪。

    阅读:5.55万 11-21 12:22
    在招聘需求面前,如何雾里看花?

    用人部门疯狂的提招聘数量,真的需要这么多人吗,怎么化解?部门负责人提供了一堆岗位需求,经验要求,学历要求,从业背景要求,各种要求,但是这样完美的人哪有?每个部门都在喊缺人,接到N个招聘需求,都很着急,到底有没有那么急?

    阅读:5.48万 10-17 12:13
    薪酬就是心理学

    薪酬其实就是心理学,所有薪酬的工具模型,方式方法,都是透过一种前人研究和总结的曾经在某些情况下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最后被归纳起来而形成的。

    阅读:5.38万 11-19 10:35
    你到底在HR的哪一层?

    警告:本文很扎心,心理素质差的HR请勿往下看

    阅读:5.07万 11-27 16:49
    人看走眼了,招聘就流产了......

    各位HR宝宝们: 以下的坑,你有没有踩过! 候选人面试的时候,口若悬河,思维敏捷,试用期却“高开低走”...... 候选人在面试中给人感觉一般,结果入职后,却像股票一样“低开高走”...... 候选人在面试的时候,表现出对公司和岗位很认可,但是进来不到一周就离职了...... HR宝宝们扎心了......

    阅读:4.87万 08-22 14:55
    温暖人心才是王道

    人心,人性,需求和欲望。

    阅读:4.86万 04-20 19:38

    官方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

    顶部